5月23日下午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“新征程上的奋斗者”中外记者见面会,我省黟县农友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海波作为农业农村领域代表,围绕“稳产增产显担当 乡村振兴立新功”主题,分享了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山区小农户发展生态优质粮油,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的故事。
农友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,为农户提供水稻生产托管服务。11年前,徐海波和爱人放弃了在合肥生活,回到了家乡开始农业创业。黟县是个典型的山区县,土地比较分散,但是生态非常优美,当时徐海波就想,如果能找到一套解决生产难题的方式,依托当地的生态资源优势,发展优质粮油生产,应该大有可为。
11年来,农友种植专业合作社坚持守正创新,总结出了适合自己的生产服务模式,帮助小农户解决了他们做不了、做不好、做了不划算的生产难题。合作社建立了现代化的农事服务中心,解决了丘陵山区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难题,并与村集体合作,依托村集体把小农户需求集中起来,由合作社统一进行服务。合作社还与科研院校开展合作,把农业新装备、新技术、新品种应用到生产当中去。
徐海波介绍,合作社主要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实现粮食增产、品质提升。在中国水稻研究所帮助下,在装备、配种、栽培等方面形成了集成技术,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应用到小农户生产实践中,实现科技种田。去年做了一个测算,接受合作社服务的小农户,水稻亩均产量比其他农户高200斤。
“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,我们大力推广绿色生产种植方式。在当地农业农村部门指导下,我们与黄山市供销社合作,推广农资集中配送、平价销售,不仅让小农户种植成本降低,也保障了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和安全。”徐海波说。
农友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服务带动农民增收,成效明显。一是通过服务让农户节本增产,据测算,仅机械化作业和生产资料集采,每亩能让小农户节约成本300多元,还有增产产生的增收。二是积极延伸产业链。合作社充分发挥黟县的生态资源优势,把优质稻谷加工成大米,打造友农优质大米品牌,把大米销售产生的利润返还给农户,通过加价收购农户的稻谷,助力农民增收。
见面会上,徐海波还分享了他亲眼见证的农业领域的巨大变化:农民种田越来越便捷;社会化服务的力量不断加强;国家对农业的支持政策越来越多;年轻人越来越多参与农业。
创业11年来,徐海波相继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、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和安徽省创业创新领军人才。他表示,未来,农友种植专业合作社将以融合共享发展为理念,以科技为支撑,继续推动山区粮油种植机械化与全产业链经营,带动农户多种粮、种好粮,让“中国饭碗”多装“安徽粮”。
用微信“扫一扫”,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,
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