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是抓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促就业。引导返乡农民工领办合办农民合作社、农村社会化服务主体,开办家庭农场,兴办特色种植业和规模养殖业,带动更多农民工实现就近就业。全年培育家庭农场14419个,农民合作社4246个,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带动农户就业41余万户。
二是抓产业发展促进就业。发展茶叶、柑橘、中药材、林竹四大产业,支持农产品初加工、精深加工、休闲旅游、农村电子商务等优势产业,通过产业发展、现代农业园区打造,为农民就业创业提供机会,春茶采摘、中药材生产用工、蔬菜生产用工需求约16万人。
三是抓技能培训促进就业。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工程,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、经营管理骨干、农村致富带头人、返乡留乡农民工等作为高素质农民、实用人才培育重点对象,开设返乡创业就业特色产业专业课程,提升农民工技能素质,全年培训高素质农民1407人。
四是抓脱贫人口帮扶促就业。加强对脱贫人口务工信息的采集和录入,精准掌握脱贫人口务工就业状况,为脱贫人口稳就业提供有力支撑,年度累计实现脱贫人口务工8.4659万人,呈逐年上涨趋势;建设“家门口”就业驿站1537个,农民工综合服务站276个,农村劳务合作社137 个,培育劳务经纪人805名,服务脱贫劳动力16万人次。
用微信“扫一扫”,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,
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