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位于新疆喀什市阿瓦提乡的深喀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内,一片绿油油的小黑麦长势旺盛,这里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新疆喀什综合试验基地“中饲1048”小黑麦示范基地。
“一亩地播种量是多少?”“行距和小麦一样吗?”“如何浇水?”……
5月11日,在小黑麦田里,一连串问题接连从人群中抛出。
当日,2025年饲用小黑麦盐碱地改良示范推广现场观摩会在喀什市举办。参会专家和企业代表对眼前株高约1.5米、已进入灌浆阶段的小黑麦兴致盎然。
“中饲1048”小黑麦在喀什地区已连续试种4年,目前种植规模近千亩。该品种在盐碱地表现优异,可在中重度盐碱地正常出苗,是盐碱地改良的先锋作物,具有生物产量高、蛋白质含量高、饲用品质优、耐盐碱、抗旱、耐贫瘠及生育期短等特性。
该品种于南疆地区秋播,次年4月底至5月初每亩可收获高蛋白鲜草3—4吨(折合干草约1吨),此时麦株正值抽穗开花期,处于产量与营养价值峰值阶段。
小黑麦还可与彩棉、玉米、食葵、高粱等作物实现一年两季轮作,兼具盐碱地治理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收益,是“粮经饲”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。
“土地盐碱化制约南疆优质饲草种植,‘中饲’系列小黑麦既能作为优质饲草在盐碱地生产,又能通过一年两季轮作模式修复土壤,为南疆饲草短缺提供解决方案,助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。”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振虎表示。
新疆麦生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自2021年起在喀什试种小黑麦,经多年验证发现其耐盐碱性强、饲草产量稳定,遂持续推广该品种。
“目前南疆对小黑麦认可度较高,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实现规模化种植与产业化发展。”该公司总经理邝翡婷说。
用微信“扫一扫”,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,
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