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的塔克拉玛干沙漠,热浪开始肆虐。站在新疆且末县老兵治沙队栽种的林带中,眼前的景象却令人倍感清凉——一排排标有认养人、种植时间和心愿寄语的“我为塔漠种棵树”小标牌整齐竖立,宛若一支支绿色的希望之旗,在金色沙海中迎风挺立。
2025年2月以来,新疆且末县老兵治沙队发起的“我为塔漠种棵树”活动,吸引了全国各地400余人参与,人均栽种10棵树苗;2家企业主动认捐1200余棵,累计在“死亡之海”塔克拉玛干沙漠种下5000余棵希望之树。
这场汇聚全民力量的治沙行动,采取云植树、现场植树、以购代捐三种模式推进。云植树即通过精细核算每棵树的人工、水量等费用,网友线上“认养”后由老兵治沙队负责管护;现场植树鼓励热心个人和团体亲手栽种;以购代捐则通过购买林下经济作物肉苁蓉,将消费转化为治沙的绿色动能。
7年来,新疆且末县老兵治沙队以顽强不屈的毅力和坚定不移的信念,让1.2万余亩荒漠披上绿装,远眺犹如一道“绿色长城”。治沙队还探索多元化种植模式,在梭梭林中接种肉苁蓉、套种板蓝根等经济作物,开辟生态产业反哺生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。
“初衷很简单,就是千方百计在沙漠里多种一棵树。塔克拉玛干沙漠太大了,发起‘我为塔漠种棵树’活动,正是为了号召更多人加入。治沙绝非一两人之力可成。”且末县老兵治沙队队长田野坦言。
“田队长,我捐300棵树苗!林下产品不用分给我们,就想尽份心意!”苏州某企业负责人在与田野的微信聊天记录中这样写道。
田野透露,开展“我为塔漠种棵树”活动风险颇高,很担忧的是自然灾害可能导致树木无法存活。“作为退伍军人,诚实守信是底线,更是我们的金字招牌。”而社会各界的鼓励赋予了他们勇气。他回忆,许多陌生人留言支持,甚至有人直接转账8000元作植树费用。“钱虽未收,但对治沙人而言,这份信任是很珍贵的支撑。”提及此,这位硬汉老兵声音哽咽。
5月6日,正在且末县开展“中国飞天梦—科普万里行”活动的中国飞天梦科技志愿团成员走进沙漠,种下60棵树苗。志愿团团长李俊天表示:“在塔克拉玛干亲手播种绿荫意义非凡。今日种树虽少,但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志愿者接续前行。”
站在林带高处远眺,新苗与成林对比鲜明。沙海中,小小的标牌傲然挺立,它们不仅是树木的坐标,更是万千人守护家园的誓言。这片曾经的荒凉之地,正悄然孕育绿色的希望。
用微信“扫一扫”,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,
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。